top of page

搜尋

益揚顧問
「益揚觀點」
用案例說話,為企業寫下一條條成長的路。
這些年來,我們在企業裡聽見許多困惑,也看見不少沉默。
有些老闆覺得「制度太複雜沒人會懂」,有些主管不敢問「為什麼人才都留不住」,而人資常常夾在中間,心裡很清楚卻難以開口。
「益揚觀點」希望把這些說不出口的真實,慢慢寫出來——
寫給願意改變的企業,也寫給還在努力堅持的你。


10.【益揚觀點】提出需求,不靠情緒靠數據──讓對話有依據,才會有結果
「我真的撐不住了,我要跟主管開口要人!」
當你覺得壓力已經超載,該怎麼讓主管理解你的處境?
光靠「說得多慘」未必有用,關鍵在於:你是否讓數據幫你說話。
這篇文章從一位年輕人資的實際經驗談起,帶你看見職場中如何把「抱怨」轉化成「有力的提案」,讓溝通更聚焦、讓決策更理性。

益揚顧問
6月28日


09.【益揚觀點】為什麼好人才不願當主管?──當升遷成為壓力而非榮耀
許多績優人才拒絕當主管,不是因為缺乏領導力,而是因為看不見接班後的希望與支持。
升遷的形象若是高壓與過勞,那麼最聰明的人選,反而會先選擇退出。

益揚顧問
6月27日






06.【益揚觀點】當交接沒做好,損失的不只是工作——而是企業的記憶
「離職沒交接好」不是偶發事件,而是企業風險設計出了問題。平時沒輪調、沒紀錄、沒交接機制,就算訴訟判你贏,也無法追回失去的信任與知識。

益揚顧問
6月25日


05.【益揚觀點】績效考核不是不信任主管,而是讓判斷有依據、有空間討論
「我看人一向很準,幹嘛還要考核?」——你可能聽過這句話。但沒有依據的判斷,會讓努力被埋沒、對話變困難。績效制度不是不信任,而是協助組織學會說清楚、聽得懂、做得到。

益揚顧問
6月24日


04.【益揚觀點】太佛心的老闆,反而撐不起一間長久的公司
沒有制度承接的善意,最終可能變成壓力、不公平,甚至是失控的文化風險。 我們曾輔導過一家企業,老闆可說是員工口中的「老好人」── 脾氣好、沒架子,對員工極為尊重,幾乎有求必應。 加薪?可以談。調班?會配合。員工說累,就少一點工作;員工說想離職,就再談一點補貼。...

益揚顧問
6月23日


03.【益揚觀點】他們不是怕做錯,是怕被討厭:當人際關係成為年輕人的職場主課題
面對職場,新世代問的不是「怎麼表現比較好」,而是「這樣做會不會被誤解、會不會被標籤化?」
從一場與研究生的對話,看見人際關係如何悄悄成為年輕人最重視、也最小心翼翼應對的主戰場。

益揚顧問
6月21日


02.【益揚觀點】年資越久薪水越高,新人越走越快?——談老企業薪資制度的隱性風險
許多企業在舊有薪資制度下,仍延續「待得久、薪水高」的傳統做法。表面穩定,實則暗藏風險——當新世代員工用實力說話卻拿不到應有報酬,企業會怎麼被這些「合理但過時」的制度慢慢拖住腳步?本篇從實務觀察出發,深入剖析年資加薪制度的盲點與調整思維。

益揚顧問
6月20日


01.【益揚觀點】從一則勞資申訴談起:當內規與法令脫節,企業該怎麼辦?
長期穩定的內規,未必代表合法。當企業面對勞動法規與組織制度的落差,HR該如何應對?本文從一則實際申訴事件出發,剖析制度背後的管理盲點。

益揚顧問
6月19日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