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.【益揚觀點】從一則勞資申訴談起:當內規與法令脫節,企業該怎麼辦?
- 益揚顧問

- 6月19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當內規行之有年,卻與法令悄悄脫節,新世代員工的申訴,是企業該正視的制度警訊。

最近在輔導一家公司處理勞資爭議時,再次讓我們深刻體會「制度久了,不代表合理;不被挑戰,不代表合法」。
這家企業擁有超過百位員工,規模不小,但在內部運作上,有許多制度與勞基法有所抵觸。這些內規行之有年,資深員工雖早已覺得不合理,但因年紀偏大,加上離職轉職的不確定性,只能默默接受。久而久之,這種制度就成了「傳統」——不去碰、不去問,反正大家都這樣。
但年輕世代的員工,想法不一樣。
他們重視勞動權益、習慣查法規、懂得申訴,而且沒有「不敢得罪主管」的心理包袱。於是,公司陸續遭遇年輕員工的申訴,HR 難以招架,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找我諮詢應對之道。
每次聽完我總會先問一句:「你們知道這項內規是違法的嗎?」
有趣的是,大多數的人資主管與老闆不是不知道,而是「知道但選擇性忽略」,甚至抱著一種「這麼多年也沒人吭聲,應該不會出事」的僥倖心態。
風險不是沒發生,而是它正悄悄侵蝕企業的信任與體質,只是還沒在你在意的層面上爆發。
制度出問題,HR只是承擔者
這幾年我最常聽到 HR 的一句話是:「我們也知道這樣不對,但公司就是這樣規定,我們只能照制度辦事。」
說穿了,其實 HR 不是決策者,他們只是制度的執行者。
問題的根源往往不是某一次申訴,而是整個組織對「法令合規」的意識薄弱,制度設計又缺乏滾動式修正,才會在某一天「被爆出來」。
這家公司後來在我們的協助下,重新盤點了所有內部管理規章,將與法令抵觸的部分一一比對、修正,不但避免了後續訴訟的風險,也重建了員工對公司的信任感。甚至有員工私下對 HR 說:「原來公司真的有在改。」
顧問觀點:制度久了,不代表合理
對企業而言,「制度穩定」與「制度合規」是兩件事。
穩定不代表合法,不出事不代表沒風險。
當新世代勞動者更關注權益、善於尋求外部協助時,合規不再是選項,而是基本門檻。
我們常說企業要重視「人才永續」,那麼制度也必須是可以被新世代接得住的。制度不調整、管理不升級,最終承擔代價的仍是企業本身。
結語:制度可以老,思維不能舊
Yision 在這個輔導案例中的角色,不只是「處理申訴」這件事,而是協助企業重新回到制度設計的起點,找出真正的結構性風險,並建立一套可持續的內部管理系統。
每一次勞資爭議的發生,都是一次提醒:
管理不是「照規定走」這麼簡單,前提是——你的規定,還走得通嗎?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