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9.【益揚觀點】為什麼好人才不願當主管?──當升遷成為壓力而非榮耀
- 益揚顧問
- 6月27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不是不想升,而是怕升上去變成自己討厭的主管。
更怕的是──變成現在累到快撐不下去的那個主管。

我們常常聽到雇主或主管這樣說:
「他明明做得很好,也有領導潛力,我們都想栽培他升主管,結果他說不要。」
「我們一群主管都看好他,結果他竟然拒絕升遷。」
有時候,這些被點名的績優員工,工作能力一流、人際互動佳,團隊也願意服從,照理說是「天選之人」。但面對升遷邀約,他們卻露出難為情甚至抗拒的神情:
「我可以把事情做好,但我不想管人。」
「當主管壓力太大,而且還要負責別人的錯。」
「升上去,不見得是我想要的生活。」
這樣的回答,讓許多企業主和高層主管困惑又無奈:
到底是這一代員工太安逸?還是企業給的升遷路徑出了問題?
升遷,從光榮變成負擔?
過去,升主管代表成就、尊重、薪資提升與影響力擴大;
而現在,對許多員工來說,升主管意味著:
更多責任,但不一定有更多資源。
更高的心理壓力,但不一定有相對回報。
管理團隊的複雜性,取代了自己熟悉的專業掌握感。
尤其是新世代員工,他們重視工作與生活的界線、心理安全感與自我價值。對他們來說,升主管不是「晉升」,而是「轉職」——從自己擅長的角色,轉為全然不同的「人際與責任管理者」。
看見主管的疲憊,是最直接的勸退
不少企業裡,有這樣一種無聲的現象:
不是沒有人想當主管,而是大家看著主管「累得像牛」的樣子,就自動打了退堂鼓。
辦公室裡最晚走的是主管、最常被緊急召喚的是主管、最常扛責任卻得不到資源的,還是主管。
對團隊來說,這樣的畫面不是「榜樣」,而是「警訊」。
升遷,原應是榮耀與期待,但當它呈現出來的模樣是高壓、過勞、孤立、失衡,誰還會渴望接班?
所以,當我們在問:「為什麼沒有人想升主管?」時,員工心裡其實已經有了答案:
「我不想變成那樣。」
顧問觀點:不是不想升,而是「不想升成那樣的主管」
我們訪談過不少具潛力卻拒絕晉升的人才,發現一個共通點:
他們並不排斥帶人,但害怕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那種主管。
他們說:
「我怕自己也會像現在的主管一樣,開不出有意義的績效指標,只會催進度。」
「我不想為了達標,變成犧牲團隊的那個人。」
「我沒有看到榜樣,怎麼知道升上去之後,我可以做得不一樣?」
換句話說,他們不是沒有領導力,而是缺乏心理安全與系統支持。
那企業該怎麼辦?
要讓人才願意接班,靠的不是一句「你做得很好,我們看好你」,而是要解決以下幾個核心問題:
1. 讓升遷不是跳坑,而是被扶上台階
設計合理的權責範圍與資源配置,避免讓新任主管「責任大、權力小」。
2. 提供領導力歷練機會
在正式晉升前,安排代領小專案、協助新人指導、參與決策會議,讓他們逐步接觸主管角色。
3. 建立主管支持系統
設立導師制度、定期交流圈、管理資源手冊,讓新主管知道「不是孤軍奮戰」。
4. 重新定義主管的價值
別讓主管變成績效壓力的代名詞,而是組織文化與人才成長的推動者。
結語:升遷不是獎賞,是另一種選擇
當企業苦惱「為什麼沒有人想當主管」時,也許應該回頭問:
「當主管,在我們公司,是一種吸引人的角色嗎?」
「還是,像是被推出去扛責任的第一線?」
「我們有沒有準備好讓人才安心接班,而不是硬推上去?」
我們始終相信,人才不是不願承擔,而是需要看見未來有盼望、有資源、有信任。
當升遷變成一種可以被期待的選項,而不是避之唯恐不及的負擔,組織才真正具備永續的人才循環力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