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02.【益揚觀點】年資越久薪水越高,新人越走越快?——談老企業薪資制度的隱性風險

  • 作家相片: 益揚顧問
    益揚顧問
  • 6月20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持續為年資加薪曾是一種穩定制度,如今卻可能成為企業留不住人才的結構性問題。

ree

常遇到老公司老闆或資深人資提起一個共同的困擾:

「我們公司一直以來是照年資加薪,待得久就領得多。但現在新進員工進來,表現其實更好,學得也快,卻因為資淺薪水低,久了自然留不住。」

乍聽之下,這似乎是「市場競爭」下不得不面對的結果,但事實上,它反映的是企業薪資制度設計的根本問題。

 

年資加薪:那個年代的合理設計

在過去的年代,台灣許多企業確實採用「年資加給」作為員工激勵與穩定的重要工具。當時的職場氛圍講求忠誠、穩定,年資長代表資歷深、也代表忠誠度高。

加上產業技術門檻較高、交接訓練成本大,所以企業傾向留住「熟悉公司脈絡」的資深員工,透過逐年微調薪資累積,來達到激勵目的。

在那個時代,這是合情合理的作法。

但問題在於:環境變了,制度卻沒有跟著進化。

 

當年資變成了不對等的報酬依據

現在的職場節奏講求敏捷、創新、跨域學習。許多年輕員工進入職場後,在短時間內快速掌握工作內容、提出優化建議,甚至能夠帶動整個團隊思維更新。

當這些高潛力人才發現,自己的薪資明顯低於貢獻度有限但資深的同仁時,自然會產生落差與不滿。

我曾聽一位主管苦笑著說:「我部門最優秀的新人,才剛做滿一年,就被別家公司挖走,理由是:我們加薪幅度太小,看不到希望。」

不是看不到未來,而是公司讓他覺得不值得等。

 

顧問觀點:不是不能重視資深,而是不能只看年資

我們不是說資深員工不該領得多,而是不能只因「待得久」就理所當然高薪。

年資可以是薪資的一部分參考因素,但更重要的,應該是:

l   績效貢獻

l   專業深度與稀有性

l   組織價值的傳承能力

l   是否成為團隊的正向影響者

否則,不但打擊新人的動力,也容易讓資深員工誤以為「年資就是價值」,失去學習與進步的動能。

 

結語:制度不能停在過去

企業制度的設計,不能只看過去的成功經驗,更要回應現在的運作節奏與人才期待。

持續為年資加薪,並不是錯誤,而是缺乏更新的風險。這樣的風險不會立刻爆炸,但會在每一次人才流動、每一場績效考核的沉默中,一點一滴消耗掉組織的未來。

薪資不是一筆支出,而是一種訊號。它在告訴員工:「你對我們的價值是什麼」。

而這個訊號,如果傳錯了,最終流失的,不只是人,還有信任與未來的可能性。

留言


山水謙庭

110 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420號4樓 
Tel: (+886)-2-8772-1415
Fax: (+886)-2-8780-1417
Mail: qqeleven2001@ssct-law.com

 

© 2025 by 山水謙庭國際法律事務所

 

bottom of page